⚽越位是啥?简单说就是“跑”
根据规则,进攻球员在队友传球瞬间,如果比对方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(通常包括门将)更靠近球门线,且实际参与进攻,就算越位12。举个例子:队友一脚直塞,你“嗖”地冲到了对方后卫身后接球射门,这时候边裁大概率举旗——进球无效!

🔥越位进球无效的三大铁律

- 位置+时机双重判定:不光要站在越位位置,还必须在队友传球的瞬间“卡位成功”。如果你先跑位,但队友传球时你已回撤到合规位置,进球有效。
- 参与进攻才算数:哪怕你越位了,但只要不碰球、不干扰防守球员或门将视线,裁判可能“放你一马”7。比如女足杯上,荷兰队有个越位位置的球员没触球,裁判看完VAR后判定进球有效78。
- VAR介入后的“毫米级”争议:英超曾用半自动越位技术,发现埃泽的进球因“脚趾越位”无效6。这种到厘米的判罚,让球迷直呼“科技让足球失去人情味”!
⚠️你以为的越位,可能不算!这些情况容易搞错

不过,规则里也有例外:角球、界外球和门球不算越位29。所以角球战术里,前锋贴着门将站也没问题~

先上:越位导致的进球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判无效,但也有一些特殊场景可能“逃过一劫”。下面咱们掰开揉碎聊聊具体规则和争议点。

(完)
- 反球不算越位:如果对方球员主动触球后到你脚下,即使你越位,进球也可能有效9。
- 防守球员“自己作”:比如后卫故意跑出场外制造越位,裁判不仅不判越位,还可能给他29。
- 门将失误不算越位:假设门将扑脱手,越位位置球员补射进球,这球有效吗?不一定!得看门将脱手是不是“有意球”5。
🎯VAR,越位判罚更公平还是更纠结?
过去裁判肉眼判断越位,误判率极高。现在有了VAR和半自动技术,争议反而更多:
- 谢菲联的冤:角球进球因越位位置球员“干扰门将”被取消,球迷吐槽:“这干扰也太抽象了!”
- 申花的“拉扯之谜”:上海申花一名球员越位位置拉扯对方,导致进球无效。裁判评议时调“持续干扰”是关键。
网友锐评:
👉@足球老儿: “VAR是好,但动不动真烦!以前误判还能个架,现在连的机会都没了……”
👉@看球: “女足杯那个有效进球教会我:越位不可怕,谁碰球谁尴尬!”
👉@技术宅男: “半自动越位线一划,球员成了代码里的像素点,足球的呢?”
👉@申花铁粉: “裁判说我们拉扯?对方后卫自己站不稳怪谁?!这规则就是玄学!”
💡足球越位进球到底算不算无效?这个问题困扰过多少球迷!
相关问答
要看补射球员在先前那次射门发起时是否越位。
如果之前的那次射门发起时补射球员就处于越位位置,就如楼上哪位仁兄所说,进球无效;若是之前那次射门发起时补射球员尚未越位,只是在补射时处于对方出门将外的所有球员身后,则不构成越位,进球有效。